港股通南下资金年初至今超千亿元
年初以来,南向流入资金持续活跃并屡创纪录,上周继续推动港股走强。与此同时,盈利向好对部分“落后价值板块”如银行、保险等的提振也支撑了市场表现。近期市场的强劲上行势头印证了我们在2021 展望以及政策渐转弯,结构仍积极中的观点。
往前看,我们仍然持乐观看法,主要考虑到市场流动性继续改善、中国增长不断修复(如强劲的出口数据和企业盈利),以及美国新一轮刺激措施。
不过,短期内我们也提示市场局部的超买甚至亢奋迹象,例如市场进入技术性超买区间,卖空成交占比降至2018年以来新低,以及看似强劲的南向资金主要“抱团”在头部4-5只股票等。因此,如果短期市场“歇一歇”再上行我们也毫不意外,但长期上升趋势依然确立。
在此背景下,配置上,我们继续建议在新老经济板块的均衡配置并关注结构性机会,即选择有盈利确定性、受益于强劲出口和消费复苏的板块、以及部分周期性板块。
市场走势回顾: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持续走强,主要是得益于持续的乐观情绪、创纪录的南向资金流入,部分银行业绩预告向好,以及拜登的新刺激计划。
总体而言,由于金融板块占比较高,国企指数上涨3.3%,表现最好,其次是恒指\MSCI中国和恒生科技,分别上涨2.5%,1.7%和0.8%。板块层面,传媒娱乐板块上涨8.5%,其次是能源(7.7%),保险(6.6%),电信(5.7%)和银行(5.5%)。相反,日常消费(-5.1%),材料(-3.1%)和IT(-2.8%)表现落后。
MSCI中国指数上周大幅上涨1.7%,传媒娱乐和能源板块领涨
往前看,我们仍然持乐观看法,主要考虑到市场流动性继续改善、中国增长不断修复(如强劲的出口数据和企业盈利),以及美国新一轮刺激措施。不过,短期内我们也提示市场局部的超买甚至亢奋迹象,例如市场进入技术性超买区间,卖空成交占比降至2018年以来新低,以及看似强劲的南向资金主要“抱团”在头部4-5只股票等。因此,如果短期市场“歇一歇”再上行我们也毫不意外,但长期上升趋势依然确立。
MSCI中国指数在技术性超买区间
1)政策逐步正常化:中国整体信贷12月放缓。中国1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1.26万亿元人民币,较去年同期增加1,200亿元人民币,主要是由于年末流动性需求下企业部门票据贴现融资大幅增加。但与预期基本一致的新增贷款相比,社融增量较上年同期却减少3,830亿元人民币至1.72万亿元人民币,增幅降至13.3%,低于预期,主要由于信用债发行规模和信托贷款的拖累,考虑到这些非标准化资产多数流向房地产,因此不排除与政策正常化基调有关。展望未来,我们预计政策常态化将继续,但CEWC和央行2021年工作会议表明也不会急转弯。因此,稳健的政策立场和合理的流动性对市场依然是友好的。
社融上月继续新增1.72万亿人民币,但增速放缓
中国的出口在12月继续显示出弹性,同比增长18.1%
长期看,我们预计长期的结构性南向资金流入将保持强劲,在未来3-5年内,每年约有2000至4000亿港元,这得益于中国家庭资产配置多样化和共同基金发行增加,以及香港市场新经济公司不断壮大提升长期吸引力。
海外资金连续20周保持流入势头
市场一致预测显示MSCI中国指数2021年预期盈利增速为18.4%
投资建议:我们继续对整体市场中长期持乐观看法,但近期的局部亢奋值得关注。在这一背景下,我们仍然建议在新老经济之间进行均衡配置。我们看好出口需求和消费强劲的受益板块(即汽车和零部件,家具,家用电器,自动化设备和电子产品),受益于经济活动复苏的周期性板块(即原材料,化学和能源),以及盈利可能明显改善的部分落后价值股。
新老经济板块估值分化仍然较为明显
重点关注事件:1)中美关系;2)中国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;3)部分地区疫情反弹以及疫苗研发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